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经过多年的发展变化,考试内容日趋稳定,已经形成了完整、系统的体系。试题涉及知识面广泛,考查的知识点繁多,包括政治、历史、科技、人文、法律、数学、逻辑等众多学科的内容。近年来,试题的综合性和灵活性逐渐加强,重点测查考生的思维能力,这不仅要求考生对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有深刻的认识,还要能利用其中的原理和技巧,分析、解决各类问题。下面中公教育专家深入剖析近几年的题目特点,并列举具有代表性的题目,让大家了解考试的总体情况及各部分的命题趋势,明确备考方向。
2016-2020年天津公务员行测考情简析 | 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专项 | 2016年 | 2017年 | 2018年 | 2019年 | 2020年 | |
常识判断 | 20 | 20 | 20 | 20 | 20 | |
言语理解与表达 | 35 | 35 | 35 | 35 | 35 | |
数量关系 | 10 | 10 | 10 | 10 | 10 | |
判断推理 | 图形推理 | 5 | 5 | 5 | 5 | 5 |
定义判断 | 10 | 10 | 10 | 10 | 10 | |
类比推理 | 10 | 10 | 10 | 10 | 10 | |
逻辑判断 | 10 | 10 | 10 | 10 | 10 | |
资料分析 | 20 | 20 | 20 | 20 | 20 | |
合计 | 120 | 120 | 120 | 120 | 120 |
中公教育在此将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测考情进行简单介绍:
1.数量关系
数量关系共考查10题。其中全部为数学运算,主要考查盈亏问题、几何问题、行程问题、概率问题、利润问题、工程问题和浓度问题。
2.言语理解与表达
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主要考查选词填空、语句表达、片段阅读,共35题,总题量与上年持平。
选词填空:选词填空共考查15题。一空(2题)、两空(9题)、三空(4题)均有涉及,以两空为主。实词、成语、虚词均有涉及,以实词和成语为主。
语句表达:语句表达共考查5题,其中,语句填充3题、语句排序2题。
片段阅读:片段阅读共考查15题,主要考查主旨观点题、兼顾细节理解题、标题添加题。
3.常识判断
常识判断部分共考查20题,全部为单项选择题。考点涉及学科广泛。
4.判断推理
判断推理部分主要考查图形推理、定义判断、类比推理和逻辑推理四种题型,共35题,总题量与上年持平。
图形推理:图形推理共考查5题。主要考查顺推型、分类型、立体图形型。
定义判断:定义判断共考查10题。其中,单定义7题,多定义3题。涉及经济、社会、管理、自然科学等。
类比推理:类比推理共考查10题。其中,两词型4题,三词型5题,对当型2题。
逻辑判断:逻辑推理共考查10题。其中,必然性推理2题,可能性推理8题(削弱3题,加强2题,前提2题,智力1题)
5.资料分析
资料分析:资料分析共考查20题。材料类型为文字型、表格型、综合型(文字+表格、文字+图形),考点包括增长、比重等。
2020年7月25日,天津市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》于上午11:00结束。和往年相比,总题量持平,为120题,命题材料充分体现“疫情”热点。整体难度适中,常识题目难度略有上升,资料分析难度有下降。中公教育为您解读本次“姗姗而来”的考试试题。
一、命题充分体现“疫情”热点
今年题目的命制充分体现了“疫情”热点,如:
言语理解部分题目以疫情为背景考查阅读理解能力,题目材料涉及的话题涉及疫情防控。常识判断部分,时政部分考查涉及疫情防控。数量关系有2道题目以疫情期间生产口罩、健康码等为背景命题。
二、多题型以传统考点为主,细节处有变化
常识判断部分考试内容主要涉及时政、法律、马哲、科技、文史等内容。其中科技、时政考查较多。需要注意的是,马哲内容再次出现在考试中。总体上,题目以综合性考查为主,题目难度略高于往年。时政部分考查涉及疫情防控、十九届四中全会等内容。科技部分考查以生物知识为主,涉及动物行为、种群等内容,考查知识更具有专业性。
言语理解部分,题目材料涉及的话题包括疫情防控、人脸识别、传统村落、文化古籍等多个方面,其中部分题目以疫情为背景考查阅读理解能力。从考点上来看,选词填空重在考查通过分析上下文准确理解空缺处意思的能力,另外,题目中高频成语频现,如巧夺天工、革故鼎新、大相径庭、接踵而至等。片段阅读依然重点考查判断作者的态度、意图、倾向、目的和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的能力。
数量关系考点常规,计算、工程、行程、几何、利润、极值等都有体现,其中极值思维考查题目4道,占到40%题量,几何问题与概率相结合考查。题干阅读量稍大,但是没有复杂计算,整体难度不大,以简单题目为主,难题少。
三、判断推理命题出现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相关内容
判断推理从命题形式上看,与往年题型题量保持一致。在整体考点上,传统考点占据主流,其中图形推理考查旋转、翻转、叠加较多。定义判断中对于人文社科类定义有所侧重,虽然阅读量较大,但是相对通俗易懂。类比推理中对于成语、词语等言语关系的考查比重升高,而且题目创新性融合习近平讲话相关内容,紧握时代脉搏。逻辑判断中可能性推理占据绝大多数,必然性推理仅有1道单句假言命题推理。
四、资料分析出现陌生概念,重查找轻计算
资料分析题量稳定在四篇材料20道小题,今年考题整体简单,重查找轻计算。阅读难度较往年比下降很多;题型侧重考查比较题,包括增长率、比重、平均数的比较,与之平分秋色的是查找比较;首次涉及平均通勤,通勤半径,治愈率等陌生概念,但对做题无影响。
声明: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“中公教育”的文章,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。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,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
02-23
02-23
02-23
02-23
11-03
11-03
02-25
02-25
02-25
02-25
02-25
02-25